中国外汇储备未必过多/赵令彬
若以人均计,中国外储绝不高,不及日本十分一,与香港、新加坡及台湾等小龙相比亦相差甚远。在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过程中难免有风浪,尤要防范国际间数以万亿计的基金游资冲击,八千亿并不为多。
最近中国外贸顺差急升及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热炒,令中国的外汇储备状况亦受到更多关注。近年外储急升显示人民币升值压力正不断累积,不单令政府要采取多项措施纾缓,还引起了各方对中国外储是否过多的议论。事实如何,涉及外汇管理等重大宏观政策抉择,故值得深究。
中国外储增长加快
中国的外储至九月底已累计有7690亿美元,日本方面曾说,若加上香港的约千余亿外储,则已超过日本的八千余亿水平。此外,有不少估计指,即使不计香港,中国外储超过日本乃早晚之事,且按目前增速,明年便有可能实现。的确,中国外储自开放后,由1981年起一直上升,且有逐步加快之势:年均增速由1981至1990的17%,提高到1990至2000的31%,再提高到2000至2004的38.6%。近年增势更不断上扬(见附表),如去年升幅便逾五成。早期的外储上升主要是反映出口及引入直接投资方面的进展,但近年由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发的游资涌进,却成了新的重要资金来源。
外储主要是用于稳定汇率,对长期有贬值压力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此外,汇率机制亦有影响,在自由浮动汇率下对储备的需要亦大减。目前全球外储高度集中在东亚地区:因这里的经济体多有不同程度及不同形式的盯住美元汇率机制,如香港的与美元挂勾货币局制度,中国内地的一篮子浮动机制,和其它地区的在一定波幅内相对美元浮动机制等。
一般来说,储备水平应足可支付一段时间(如三个月)的入口,和满足偿还外债尤其短期债项所需。以这些标准来看,中国外储是绰有余裕:短债余额只约千亿美元,全部外债余额亦只二千多亿,季度入口水平约二千亿。故若有三千亿外储已基本足够。另一类标准是把外储作为国家财政储备,用以应付庞大的银行坏账及社会福利(特别是养老金)的欠账等,单是央行难以收回的再贷款便高达二千余亿美元。如是则所需外储要多很多,但实际水平则难以估算。其实,若以人均计,中国外储绝不高,不及日本十分一,与香港、新加坡及台湾等小龙相比亦相差甚远。最后,在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过程中难免有风浪,尤要防范国际间数以万亿计的基金游资冲击,八千亿并不为多。现时西方经常就人民币升值施压,实有鼓动游资冲击中国之效应,故需有一定的实力与之抗衡。总之,不宜轻言中国外储过多。
外储增多未抑制内需
与外储过多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大额外储是否会抑制内需,和过重向外投资而忽略在国内投资。有人认为外储急升是牺牲了本国的消费与投资。对此问题其实应看国民储蓄率及剩余储蓄率,而非察看外储水平或其变化。真正有关者是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平衡一项。对此问题须作进一步细化分析。
首先是消费方面。现常有中国储蓄率太高之说,其理据是在GDP支出分析中储蓄超过四成,为全球各国的发展历史上少有者。但这只能说中国的情况特殊,却不能因而指消费受压制。目前财政有赤字显示国家是超支,故高储蓄率的问题只与民间有关。但人民如何处理消费水平由其自行选择,故不存在受压问题。由于这受到社会、文化及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政府想加以改变亦不容易,至少在短期间难有明显效果。
其次,投资受压之说更与目前当局认为投资规模过大、增幅偏高之说相矛盾,虽然笔者一直认为投资确有受压,因当局在宏观调控中过度抑制。另一方面,要提高投资仍有空间但也不会太多。这可由储蓄减去投资的剩余储蓄看到:这相当于货品及服务净出口,亦大概反映于国际收支的经常账盈余上。以去年为例,净出口占GDP约2.8%,经常账盈余则占约4%,均水平不高,反映中国的高储蓄基本已为高投资吸收。今年由于外贸顺差急升,令经常账盈余可能会更高些,但预料不会持续上升或高企。
总之,从上述可见所谓抑制消费、投资的问题并不真实。相反,外储增加有助刺激内需:由此带来的货币供应增长可以推高投资及消费,并令央行要大举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来减轻货币扩张引发的通胀压力。外资带来的贷款,直接或证券投资等资金流,除扩大生产外亦增加了需求。
并未偏重对外投资
外储增加及其流向海外,亦不表示中国偏重向外投资而轻视国内投资。外汇有入必有出,民间或中央可汇出作投资或购物之用。如上述外汇进入时兑作本币,已促进了内需;而当外汇转为国人或政府的资产后又必须回投外地。因此,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慎选投资组合以谋取最佳回报。有人认为投资本地回报优于海外,并以1994至2003数据为例:发展中国家平均投资回报达13.3%,而发达国则只9.8%,美国的稍高亦只为9.9%。但投资时除回报率外还要考虑风险因素:投资发展中地区由于体制不善等问题,一般风险较高,中国亦不例外。何况向外作直接投资亦有减低国内市场过度竞争,和可直面世界市场的作用,也符合中央鼓励走出去政策之意念。
综括来看,关于中国外储是否过多及其它议题,其中有一些认识误区必须予以澄清,以免影响当局的有关决策。
作者为资深经济研究员,博士
本文链接:http://www.qhgqw.com/huangjin/8798.html 转载需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