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新的一年来到,祝大家炒汇赚钱,盆满钵满。
其实,从外汇保证金交易的设计来看,大多数交易者是赔钱的,少数人是赚钱的。而且,所有交易者加起来总体是亏钱的。而经纪公司是赚钱的。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我相信大家都会明白。
炒汇的人,绝大多数都会情不自禁的预测每天的行情,有时候会捞到利润,有时候则铩羽而回。不过,我认为,这种预则都是徒劳的。大多数人都在预测,而最聪明的人都不会保证每次都预测准,那您又能如何呢?
我认为,与其陷于金融预测的怪圈,不如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这道难题。
美丽的海浪每天拍打沙滩,人们只会陶醉于这种美境,而数万年来,没有人会把这作为一种可以攫取的能量。直到有人利用潮汐能发电为止。海浪的一上一下,蕴含了大量能量。
汇率其实也是一样,例如日元,从106的位置到108的位置有200个点,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其中有不止20000个点。请不要笑话我不会算账。请您试想一下,从106---106.10, 然后又从106.10回到106,这就有20个点,每天这种“不厌其烦”的重复何止百次。
我的炒汇方法就是“对冲”,大家也许会认为这很可笑,不就是同时买进,同时卖出吗? 其实您的见解是非常肤浅的,“对冲”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操作方法, 其中,要选好外汇产品,要设定合理的获利点,平均分配成本,等等。如果你掌握了这个技巧,可以说,你就相当于掌握了点石成金的法术。
货币是一国的经济命脉,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希望本国的货币急剧震荡,大多数时间是在一个范围内徘徊。这就为我们赚钱提供了天然 的摇篮。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日元在106左右震荡, 你在106的时候卖空一手,同时买进一手,设定分别获利30点时成交。一天内日元涨到106.4,然后跌回105.6,后又回到106。 虽然最终结果汇率还是没有变化,但是你却可以来回赚60点。 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我们是假定日元最终是稳定的。而现实当中,绝大多数货币都是短线震荡,长线向一个方向发展。但最终还是万原不离其宗,不可能日元短时间内到50,或者200, 他只是会在100-120之间晃荡。大家想想,是不是几乎所有货币都是这样呢。只要这样,那我的这套方法就可以大有作为。对于稳定的货币,可以将每天的盈利百分比设置大一点,相对风险也大。而对于比较活跃的货币,可以将每天盈利百分比设置小一点,这样风险也小。具体设置方法,我不再这里赘述。
如果一国货币向一个方向发展,比如日元从107到114,虽然成单边趋势,但也可以通过分散成本价位来有效化解风险。
上面叙述的只不过是我这个方法的大概,同时还需要配合有分散风险的各种技巧,这样就可以保持每个月45%的利润了。我这套方法适合不精于“外汇行情预测”的朋友。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和我联系,大家一同探讨。祝大家都发财。我上面所说的不是凭空理论,而是每天都在实践的。大家可以放心应用。如果大家认为我以上方法纯属一派胡言,也欢迎朝我扔臭鸡蛋
13911851803
qq: 944265128
我2月13日开了一个新帐户,也是采用这套方法操作,我会每天公布帐户获利数据。
如果您学不会这套方法,我也可以指导你每一个操作细节,祝你发财
2月13日开户 余额10000 净值10000
2月25日数据 余额14501.27 净值12807.28
一、大量对冲对外汇汇率引起的影响
今年开年两个多月时间里欧元大跌12%,推动德国的汽车制造企业股价飙涨,但值得注意的是宝马和大众等车企多年来一直在外汇市场上对冲汇率风险,意味着实际上欧元贬值的大部分利好可能已经被对冲,这或许是部分投资者所没有想到。
汽车制造商的股票近期成为欧洲股市的明星:宝马、大众、戴姆勒的看涨期权价格升至两年多来最贵,这三家公司的股价今年以来都上涨了超过36%,而同期德国DAX30股指的涨幅为24%。
车企股大涨部分因为股票投资者押注欧元走弱会提振这些汽车制造企业的收入。但实际上的情况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些投资者可能忽略了车企们的对冲汇率的行为,而这会限制车企们从欧元贬值中获利。
“欧元贬值带来的好处将晚于且弱于市场预期,”KBC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负责人Dirk Thiels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表示,“人们可能要对自己预期谨慎一些,我们可能得到一份令人失望的一季度财报。”
因欧洲车企出口或海外生产的创造的收入量较国内销售要大得多,对冲汇率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在3月12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车企对冲汇率波动意味着只有在欧元出现更大幅度下跌时,他们才能获益。
根据2013年的年报,宝马汽车曾通过衍生品对冲了高达60个月的海外销售额。
而大众本月也曾表示自己通过期限在1~5年的金融产品合约来锁定汇率波动。
戴姆勒发言人则表示该公司已经对冲了今年80%的风险,并预测今年可获得至多5亿欧元的货币收益。但该公司在2016年将减少对冲,如果欧元继续疲软,便可从汇率中获取更多利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欧元汇率持续走低也是一把双刃剑。德国外贸协会 伯尔纳曾指出,欧元疲软只是"看上去"对出口导向型的德国形成利好,德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之一;依靠着目前较低的原材料价格,疲软的欧元才没有对进口贸易造成太大的损害,从而没有抬高出口贸易的成本。
二、我想说做外汇亏损了,什么时候能爬的起来?
1.降低交易风险。每天交易结束后,您没有持仓,可以一身轻松地去休闲,既不必担心明天的走势核风险没也不必做嫩么多猜谜语式的“预测明天”和毫无确定性的、繁杂的“盘后分析”。短线操作可以降低风险,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A有利必取;B无利则逃;C防止突发事件而造成被动局面,使资金处于高度的灵活状态。
2.便于利用交易机会。每一笔“短线”的损失都很小,损失的“微分化”,使您不会只一笔交易就出现太大的亏损。在某一天内行情的波幅可能很窄,而波段却很丰富,即反复震荡几次,这对于长线交易者来说是一个免于交易的不起眼行情;但对于短线交易者来说则是增加了多个交易机会,并能有所收获。这就就使得长线交易者不屑一顾的行情变得有意义,且由一个机会演变成数个机会。
3.以量取胜。短线交易中,虽然每一次交易所赚取的利润很有限,可能只是所有交易资金的百分之几,甚至更少,但由于在一天之内可以跑几个来回,累积起来的利润就很可观。积少成多。按月统计起来,那些一手单赚上几千上万元的长线交易者往往不敌这每手单赚几十元的短线交易者。按年按季度统计结果亦莫不如此。道理不难理解,连续出现几千点的单边大行情,在一年之内难得有那么一两次,而能够把行情从头赚到尾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而一天之内反复波动是几点几十点的小行情比比皆是,不贪不燥,求点小利并不难。
4.学会做“短线”后,可用做“短线”的方法,“放大的”运用到K线图、周K线图上去,您也能够较好地把握中长线的出入市机会,减少许多错误的操作。这一点对我们是极为宝贵的。
5.避免攀比心理。只知求利,不思避险,只顾杀敌,不知防身,最后会陷入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6.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短线交易,使资金处于一种高速灵活的运作状态,不仅避免了资金搁死,而且可以使资金产生意想不到的效用。假设,某一天行情在某一价格区间内来回波动三次,长线交易者最多只能赚到当天的波幅,而反复操作的短线交易者理论上能赚到三倍的波幅,可所动用的资金并没有增加。资金效率明显大幅提高。薛斯理论认为,在一个大的薛斯通道中可以画出若干个小的薛斯通道,依据小薛斯通道交易所获得的交易利润要比按大薛斯通道交易所获得的利润多得多。这也证明了短线交易比长线交易更能获利。
7.交易准确度大为提高。一般而言,时间越长,不可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高,人的预见准确的就越差;而与之相反,时间越短,当前状态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小,只是惯性使然。“顺势交易”被奉为期货交易的圭臬,而且多数人都是这样操作的。只有短到趋势尚未改变之前就做出了相应的处置,才是有效的。因此,短线相对于长线来说更能提高交易的准确性。
8.利于培养精准定价技能。短线要想成功,就必须对当前的价格走势预测做到既定性(价格的运动方向),又定量(价格的起止位置);否则,短线就做不成。一个灵敏的短线交易者,常常可以精准地捕捉到当天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外汇交易这,特别是出入市场的外汇交易者宜从做好短线入手,以便建立良好的盘感和果断、利索的操作习惯。
三、央行对冲外汇占款成本已超万亿
存款准备金率再调高、3年期央票重启,在近日央行同时动用这两大货币工具的背景下,其对冲外汇占款的巨大成本,正在浮出水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查询公开资料后计算发现,2003年至2010年底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累计规模为10830.6亿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一计算的意义在于,提醒外界外汇市场干预和外汇占款对冲机制是有财务成本的,这一财务成本可能影响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甚至最终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巨额对冲成本也昭示着当前模式的不可持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货币金融学者对记者指出,央行外汇资产的收益,应该能够覆盖该对冲成本。但央行可能通过扩大负债,也就是通过货币发行的机制,承担了这一巨额外汇占款对冲成本,即因此放大了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而这会增加通胀压力。
巨额成本的承担机制究竟如何,央行是否因为对冲成本因素而对其他政策工具产生外溢性影响等问题,则有待进一步明确。
对冲成本累计已超万亿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外汇占款规模已经从2002年底的2.3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22.58万亿元。
记者测算了2003年至2010年底的央行对冲外汇占款成本,该部分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支出组成。即2003年开始,央行发行央票的利息支出,以及2003年至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生的利息支出。
计算显示,2003年4月发行第一笔央票到2010年底,央行累计发行833期央票,将每期的利息支出累加计算,央行需要为央票支付利息规模为7436.5亿元。其中,截至2010年底,已经全部到期的央行票据,央行已经完成利息支付6117亿元。已经发行但还没有到期的央票,累计应付(含部分已付)利息规模为1319.5亿元。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另一个主要机制。2003年9月,央行将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率从6%提高到7%,截至2010年底准备金率水平为18.5%(非全国性机构为16.5%)。
然而,准备金冻结资金并非全部基于对冲外汇占款的目的,以2003年9月第一次上调为基点,6%以上的资金可以认为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如此计算,2003年至2010年期间,6%以上的准备金冻结资金累计利息支付,按月计算并累加为3394.1亿元。
如此,累计央票利息支出和准备金利息支出,2003年至2010年底央行总对冲成本为10830.6亿元。
如果将全部的准备金冻结资金规模都衡量为对冲外汇占款,其间准备金利息支出总额为6632.8亿元。与央票利息累加得到的利息支出规模为1.4万亿元。
此外,央行通过正回购等其他工具回笼市场流动性而支出的成本并未纳入测算,因此,10830.6亿元这一对冲成本的累计计算又稍有低估。
“从提供的估计方法来看,超过1万亿对冲成本的计算结果可靠。”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说。
巨额成本如何承担
成本的测算趋于清晰,但成本的承担机制却不明确。
事实上,央行承担对冲成本的机制无非有以下几个选项: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央行其他资产(比如再贷款)收益;央行支付、清算、征信、反洗钱等相关收入;财政承担;货币发行最终承担。
但综合来看,央行再贷款等其他资产收益,以及支付、清算等相关收入并不能覆盖累计过万亿元的成本,而财政也并未最终承担。
“问题在于是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承担,还是央行通过货币发行来承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专家告诉记者,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并不汇回结汇,而是滚入外汇储备额继续运营,因此,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并没有直接承担对冲操作成本,但每年5%左右的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美元计)是可以覆盖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直接成本的。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很有可能,央行是通过货币发行机制,来最终承担了累计已经超过1万亿元的对冲成本。也就是说,最终是由放大货币发行规模来承担,而这会推高通胀。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专栏)则对记者表示,央行通过支付央票和准备金利息多印了钞票,就会在总体规模上更多对冲外汇占款比例,使得总体的基础货币增长保持在某一个水平上,这样的话就不会推高通胀。
张斌则对记者指出,央行承担对冲成本,一是通过发货币,也就是用铸币税承担;二是通过发新债来偿还利息,但发债最终也还是要靠未来的铸币税偿还,或是财政资金偿还。“无论是铸币税还是财政资金,都是公共资金,耗费了如此大的公共资金,需要认真评价政策后果。”
“如果全部由央行自己承担,那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很可能持续恶化。”黄益平说。
是否影响其他货币政策决策
在巨额外汇占款对冲成本之下,央行会不会考量对冲成本,进而影响其他货币政策决策?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国内利率上升,导致央票收益率提高,将导致央行对冲成本进一步增加,这会不会影响到央行加息的果断性?我相信还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但从理论上来看是有可能的。”黄益平表示。
汪涛也指出,对于对冲成本的担忧可能会推迟必要的货币政策收紧和加息。
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专家告诉记者,央行如果考量对冲成本,最有可能的影响是有意压缩高成本对冲方式,而加大低成本对冲方式,也就是更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准备金利率为1.62%)的方式来回笼流动性,而减少央票的净发行量。
以全部准备金计算,准备金冻结资金比例从2006年6月的45%,上升到2010年底的77%,到2011年一季度末则达到84%,目前逼近90%。而央票未到期量的余额,已经在2008年10月达到4.8万亿的顶峰之后持续回落,2010年底降到3.7万亿元,目前则不足3万亿元。这意味着,新发行央票规模大幅低于到期央票规模。也就是说,自2008年10月以来,央票这一工具一直是资金净投放。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专栏)近期则指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对冲外汇流入投放的新增流动性,对金融机构的正常头寸并未造成大的影响,总体效应呈现中性。从理论和实际分析测算,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未来还有相当空间。”
根据央行近日的决定,从5月18日起,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的高位。
“这意味着银行体系在分担央行对冲成本,这将威胁到银行的收入和运营能力。”汪涛指出,迫使商业银行承担对冲成本,会削弱政府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地位。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成员余永定(专栏)在2007年的一篇论文中就曾鲜明地指出,存款准备金率的反复上升,以及持续大规模地出售低收益的央行票据,会阻碍中国银行(3.38,0.02,0.60%)业向完全商业化经营转变。
本文链接:http://www.qhgqw.com/licai/2051.html 转载需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