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近聒噪的把科学的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趋势交易或者说单边头寸(不对冲)获利的核心讲了又讲,希望到此时,你已经不再对其有不同看法。至于究竟如何设计自己的资金管理系统,真的只能按照你自己的风险偏好与抗风险能力而定。而盈亏比的提升方式,本文将借助几种较为常见的趋势交易战法(本人是不太喜欢战法这个词的),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我们的交易标的以及其价格波动的本质。作为外汇来说,交易标的无外乎场外的现金交易、现钞交易和场内的现货差价合约、期货掉期合约、期权等。而不同的交易工具背后,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目的——常规的货币流通(跨境投资、国际间个人收入消费、国际贸易收支结算等)、投机/投资资本等。换言之,不同的个人或企业、机构,怀揣着诸多不同的目的,使用着不同的交易工具参与在这个市场中。简单说,即期汇价受期货市场引导、受实时的资本流向影响。而资本流向本身,又被诸多复杂的因素所影响。在如此复杂的市场中追求盈利,首先就要承认,风险的切实存在。
之前见过一个帖子,问10%-15%的月收益率算什么水平。我回帖说,神一样的水平——索罗斯成名作92年狙击英镑,量子基金那一年的年化收益才67%,月10%的收益率不复利,年化则为120%,复利则为313%,岂非神级?关键自然就在稳定了,真的能一直保持这个收益率,绝对可称为神。说到这,有人可能会抗议,怎么又讲复利了还说资金管理系统吗?不是讲提升盈亏比么?别急,容我在啰嗦啰嗦。
有心人会问这样的问题:索罗斯狙击英镑,多大的手笔啊?量子基金年化收益为什么才67%?这才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问题。索罗斯成功发现了机会,并且至少可以说是引导了行情的爆发,其中的技术手段也不可谓不高效且高明。但值得注意的是,量子基金和许多合规的投资公司一样,要遵循严格的资金管理系统,不会也无法将客户资金集中投放在一个地方。所以1992年,量子基金的年化收益,是均衡了所有的投资的。换言之,连绝对的大玩家、兴风作浪创造行情的“庄家”都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又哪来的资本和自信去重仓博?
再举一个例子,索罗斯1997年去搞泰铢,泰铢崩盘,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索罗斯又大赚一笔。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索罗斯转战香港,企图做空港元。先在即期市场试探了一下香港金管局的手段和实力,又去远期市场抛售港元。结果我们是知道的,索罗斯这次是以失败收场。港元没有崩盘。可是索罗斯产生了很大的亏损吗?我不知道。但是索罗斯除了在正面战场与香港金管局交锋以外,还大量做空了香港股指。港元关联汇率制的攻坚战,香港金管局胜出,但代价是股市市值缩水约60%。所以我想,索罗斯此役虽败,却未必亏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很多人喜欢把交易策略称之为战法。我们就把交易比作打仗好了,我们每一次出征(开仓)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打胜仗(盈利),但不一定真的能打胜仗,也不一定非得打胜仗,我们只要打赢整个战役(一定时间后,账户实现了比较理想的盈利)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们看几种常用的“战法”。
一。趋势线交易法
通常,趋势线分为两种,一是上行趋势的支撑趋势线(一定时期内,距离现价最远的低点到距离现价最近的低点的连线),一是下行趋势的阻力趋势线(距离现价远的高点到距离现价最近的高点的连线)。画法上遵循的首要原则是:无论是上行趋势线还是下行趋势线,原则上皆不可被任何一根K线柱图(上引线、下引线不算)中途突破。有人认为顾名思义,趋势线画出的就是价格运行的趋势;也有人无论在上涨行情还是在下跌行情中,都画上下两条趋势线,认为两条趋势线之间即为价格的运行区间。
我不否定这两种观点,我只表达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在上行趋势中,支撑趋势线更有意义一些;在下行趋势中,阻力趋势线更有意义一些。在一段单边的趋势中,我是不会画两条趋势线的。而趋势线的意义,是指导性的,更多的展现的是风险,而非趋势。趋势线可以指导我们,选择在风险尽量小的位置开仓。
如图所示,美国原油期货(连续)合约日K线。
为了方便,截取的是连续合约价格的K线,只做学习参考之用,在未明确合约期时,不具实际交易之参考价值。如图所示,趋势线既然画了,除了从视觉效果上,明确区分出风险分布,我们有此可以知道在什么位置开哪个方向的仓风险较小,而趋势线同时也代表着最大的止损线,趋势线被有效突破,即须执行止损操作。
有时,趋势线被有效突破后,价格并没有完全实现翻转,而是改变原先的运行节奏/规律,继续延续先前的趋势。这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有的人因此,拒不执行止损。这就是不对的了。趋势线,本就是一种较为粗糙的工具。就好像伏羲一画开天地,始分阴阳。如果单纯的想提高对趋势判断的正确率或解决进场点问题,可以结合其他的分析方式以及技术指标。但如果画了趋势线,且依照该趋势线选择了开仓操作,价格突破趋势线就必须执行止损操作。
波浪理论本身,是一款较为复杂的研究理论。据说是迄今为止传播并应用的最广泛的一种分析理论。但落实到指导交易中,波浪理论绝非是被用来预测行情趋势的。我听说在国内,有“千人千浪”的说法,意思是一千个人里,对波浪的画法、分析、应用皆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的。今天我也并不打算谈及任何可能有争议的内容,以给大家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单就波浪理论最基本的应用——上行趋势中,价格升破前浪浪峰,即相当于趋势的确认,是进场机会。如图所示,3、5、7、9浪中,价格升破前一浪的浪峰之后,确实延伸了整体的涨势。我承认,英镑的波动性在主要货币中属于比较怪异的。但是大家扪心自问,几乎人人皆知的波浪理论,到了你们手中,你们严格遵循了趋势得到确认后再进场的原则了吗?任何成型的交易理论,皆有其可取之处,既然依照波浪理论去分析,为何不依照波浪理论应有的战法去执行呢?
波浪理论之核心,在于涨跌幅与整体趋势间的微妙关系。一组或者一轮上行波浪之所以为上行波浪,皆是因其涨跌幅遵循着某种特定的上行节奏。如果依照波浪理论去预测未来的趋势进行抄底猜顶的操作,也需以现行的大体节奏为参照,并且严格执行止损。否则,名义上打着某分析理论的旗号,随心所欲的实行着自己心中的执念,这是毫无意义的。
昨晚美元较为强势的反弹了一轮,GBP/USD昨日最大跌幅约300点。根据之前1-8浪的涨跌幅节奏,单以波浪理论分析GBP/USD,若价格就此转向开启回调,目标可能指向1.3300-1.3520区间。若跌破该区间,则第8浪浪谷1.3043为最后支撑,跌破则此前的上行9浪宣告结束。接下来即是整理浪+下行浪或整理浪+上行浪或下行浪。
三。技术指标战法+反向比价
技术指标多如牛毛,今天只拿较为常见的顾比均线系统、MACD、布林轨、CCI举例。
还是看GBP/USD日K线好了。均线系统无论加权与否皆是趋势指标,旨在判别趋势的确认、延续、反转等。有可能是迄今为止,被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指标。对于顾比均线而言,优势是视觉效果极佳,弊端与传统的MA无异,太过平滑,难以从中及时识别出波动性较强的品种的反转。
原版的顾比均线由短期均线组和中期均线组构成。图中顾比均线参数是我改良过的,有长、中、短三个均线组组成,长期均线组是最粗的三根,参数分别为MA300、MA250、MA200;中期均线组参数分别为MA125、MA100、MA80、MA60、MA45、MA30;短期均线组参数分别为MA15、MA12、MA10、MA8、MA5、MA3。如图所示,短期均线组飘扬在上,中期均线组居中,长期均线组居下,整体看是强势多头的趋势,昨天最大跌幅300点,于均线系统的整体视觉效果毫无影响。那么均线系统反应如此迟钝,难道就没办法应用吗?能。技术指标本就不是万能的,只要能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有效信息就好。比如本图之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信息就是近期阶段性的市场共识的较大底部大致位于125日均线附近或中期均线组中。这一点信息,即可用于该品种整体趋势不变的情况下,考虑猜底时应用。另外,短、中期均线组或者特定的某根短期均线与某根特定的中期均线向上或向下穿插而过,可以用于趋势确认的信号,至于究竟是哪根特定的短期均线与哪根特定的中期均线,对于不同的品种是没有定数的,这一点一定要切记。均线系统本身的弊端就是太过平滑,外汇本身又是短期波动较大的金融产品,对于不同的品种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阶段,参数的设定都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才能提取出除了整体的大趋势以外的有价值信息。
再看看MACD。
MACD是指数版的平滑移动平均线,计算中是加权的。任何加权的均线都是建立在假设距离现价越近的波动对未来价格趋势影响越大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假设无法论证其百分之百成立,但是确实尤其特定的意义。MACD指标,也在“提前”展现多空形势逆转方面颇具功效。但是,如图所示,对于英镑来看,似乎“提前”的效果并不好,许多时候金叉死叉出现时,价格已经发生了转向。这主要是GBP和USD双方皆具有较高的波动性所制,对于其他较为活跃的货币对MACD也同样显现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但是通过修改参数,对于解决或改善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帮助,因其计算中是将当日收线价格做以两倍的加权加以计算,所以参数修改得越大,曲线将变得更加平滑,使其加权的意义逐渐变小。那么MACD就不能用作即期汇价的分析了吗?当然不是。至少我觉得快慢线虽然经常失去了其“提前”发现多空转换的功能,但起码动能指标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GBP/USD日K可见,过去几个月里,正负动能达到峰值逐渐回落往往都得以延续至少几个交易日,这一点对于我们的交易操作是可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的。
再看一个加权的波动性指标,布林轨。外加一个比较特殊的超买/超卖指标CCI。布林轨的加权,不同于均线的加权,布林轨加权是为了计算价格的标准差。CCI在波动性指标中之所以特殊,一方面是因其设计在正负无穷大的范围内,也不以0为临界点,另一方面CCI所展现的超买/超卖,更多的时候是用于是否进行追多/追空或是否可以继续持有的顺势操作的参考,而非像WR和RSI那样更多得用于猜顶抄底或是否平仓离场的操作参考。
图为AUD/USD日K线。之所以换品种了,还是因为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属性,波动性不同,大周期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技术指标也不能一成不变。布林轨与CCI的搭配使用,对于商品货币,尤其是澳元、纽元是生效率较高的,所以以AUD/USD举例。
正常来说,布林轨通过标准差的计算,得出上轨与下轨,两轨之间的区域则通常被认为是价格的合理波动区间,价格触碰上轨或下轨,结合其他超买/超卖指标,可以寻求猜底抄顶的机会。在汇市中,我猜顶底通常会选择其他的分析方式。比如图中所示,在AUD/USD日K近几个月的走势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便价格运行到下轨或上轨,只要CCI仍在100以上或者-100以下运行,则即便在其他超买/超卖指标中很可能已经达到超买/超卖区域的情况下,价格仍然可以继续延续之前的上行或下行趋势继续创高或创低。这无疑可以为我们是否继续持有头寸,或者追多/追空的顺势操作提供较好的参考。
今天谈及了一些分析理论和技术指标的应用,浅谈即止,旨在阐述两个观点:
一。各种技术分析理论既像是知识的海洋又是一片苦海,需要较为深刻的领悟和较为严格的执行;
二。技术指标本意都是为技术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但再好的指标也是死的,需要针对不同的交易品种、参考需求灵活的运用。
另外,我还山寨了一份免责声名:
本文中所含信息与任何资料不得被视作在任何司法管辖区买入或卖出金融工具、提供金融建议、创建交易平台、促进或吸收存款、或提供任何其它金融产品或任何类型金融服务的要约或邀请。本资料中所含信息仅供参考,并非为了提供建议,且不应被解释为建议。本资料并未考虑到您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您根据本资料采取行动前,应当获得适当的专业建议。
复制黏贴的,看起来生硬些。我在絮叨两句。照搬照抄是没有很大意义的,市场也是在变化的,任何固定的“战法”可能都难以永远适应这个市场。本文中与前文中所举的例子,旨在提供一点能够帮助大家提升盈亏比、建立属于自己的有效的(自己有很深的领悟才能发自内心的认同,进而才能娴熟并且严格的去应用)交易系统的灵感。
下篇,将阐述一些本人其他的观点,另外将针对前文与本文所引发的较为集中的疑问进行公开回答(有问题可以发小纸条给我)。
再次重申,本人虽然任职于某投资公司,但本博客不服务于任何金融机构、不建立微信群、QQ群等任何线上社交群组、不推荐/推广任何产品以及服务。也请各路业务员不要浪费过多的精力在本人以及本博客上面。
一、忧郁的对冲——年后闲话。
虽然已经从偏远山区重返城市,重新投入到市场中来,但最近两天本人体内酒精含量较高,不得已,做交易十分谨慎。因此,也没有清晰的意识和精力再写什么大块的内容。闲言碎语说点闲话好了。
关于本周金融市场的动态,作如下简要总结、分析和预判:
1.股市方面。
全球股指继续温和反弹,中国股市在经历了节前的避险抛售后,也开启了休市后的补涨。这并没有超出我之前的预期。对于未来沪深两市的继续反弹空间,我不抱太高期望,相反,我想提醒大家警惕风险。按照我年前的测算(至今我也是这么看的),拿上证指数举例,回撤幅度尚显不足,底部根基不稳,很难满足大幅拉升的需要。如果未来20个交易日内,价格重新下行测试2900心理关口的支撑,很可能是要失守的。价格最有可能获取有效支撑的位置在2860-2875点附近。若能于此区间筑底,后势有望再创新高;
2.债市以及大宗商品方面。
近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暴涨,给金价造成了不小的打压,但这并不是最值得关注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扬本身,被一些投行引为危险的信号(此前说过全球经济复苏,债市尤其是长期国债理应陷入熊市),这种观点我建议大家不必太在意,因为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抬头,虽然看起来逼近了经济危机爆发的红线,但是更稳定的收益率曲线逆转的风险反而是趋缓了的。加之低通胀的客观现实尚未改变,此等新常态是应该尽快适应并接受的。尤其是商品价格的回温,和预期的向好,更是对全球经济的有利肯定。
关于金价,我没什么新的看法,价格很可能继续向1253回撤位靠拢。至于欧元计价的黄金,按市场近期的偏好,1100一线应该就算是开空的较高位置。
3.外汇市场方面
伴随着客观情况的逆袭,我不得不调整我此前对澳元汇率以及澳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伴随着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市场中美元利率的飞升,澳元与美元的轻微利差优势已经完全逆转为轻微利差劣势。此种状况于历史上虽罕有发生,上一次是在2011年(当时AUD/USD在0.50附近),但这或许也是我们需要适应并接受的新常态。因为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于2011年时有了很高的溢价,澳大利亚贸易条件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因此,才能维系现阶段的汇率。虽然澳大利亚吸引投资,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澳元兑美元的息差优势和高于全球均值的股息,但这显然无法为澳联储短期内转变货币政策以及市场推升澳元利率提供有效支撑。所以,在此客观情况下,澳元未来一段时间恐怕很难抬头了——兑美元出于利差劣势将导致套息资本不会有效推升澳元汇率走高、在主流市场风险偏好中避险需求增加时澳元往往也是会被遗弃的;
另外,按照目前欧央行表现出的对汇率的担忧,以及技术面加元的整体弱势、EUR/USD第三次困于1.25以下并持续疲软、多数主要货币兑日元于低位徘徊等因素综合考量。CAD/JPY、EUR/JPY皆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和空间。
GBP/USD我依然预期将测试131日均线的支撑,若测试,较大概率会获取有效支撑并企稳。届时一方面可以考虑做多GBP/USD,也可考虑根据具体的技术分析,寻找GBP/AUD GBP/CHF的多单进场机会;
高息货币方面,南非兰特始终表现优于俄罗斯卢布、土耳其里拉等。USD/ZAR13.67的高位空单我始终持有,较低位的波段操作也时常进行;除此之外,EUR/ZAR的空单也进了一些(这个息差收益更高)。后势看好兰特的预期未变。
再跟大家说个新发现,咖啡对解酒有奇效。此前我只知道阿司匹林对宿醉有奇效O(∩_∩)O
额。再说点什么呢。
对了,关于货币基金春节期间收益率的低迷,这是向来如此的,春节期间国内浮动利率低迷是很正常的。
还有就是手中有澳元资产的朋友,通过澳洲银行,购买远期人民币,应该是较好的避险、保值方式。按现在的国内银行给出的远期牌价,结合人民币较大的不确定性,我找不出远期购买哪种货币比较好。。。如果是美元,比较好办,可以考虑买远期英镑。至于纸黄金能否用以进行套利对冲,答案是可以的,据我所知也有人在这样做,只不过跟通过远期外汇和外汇差价合约进行套利一样,比较占用资本,收益率虽然相对稳定,但也不是很高。有时间、精力和能力的朋友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对冲套利,没什么不可以的。
二、[时事财经]1万亿美元狂炒人民币升值 对冲基金拿什么来赌?
1万亿美元狂炒人民币升值 对冲基金拿什么来赌?
人民币要不要升值?在最近越来激烈的争论中,谢国忠——这位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三年早知道”的摩根士丹利亚太首席经济学家,成为反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代表。而日前他关于“1万亿美元对冲基金豪赌人民币升值”的言论,更让这一话题热遍大江南北。
不过,媒体可能曲解了谢国忠的意思。
所有报道的根源,是11月22日谢接受台湾《经济日报》记者的越洋电话采访。据该报次日刊出的报道,谢的原话是“全球对冲基金在弱势美元题材下,都在赌人民币会大幅升值。你知道这些基金规模有多少吗?1兆美元(即1万亿美元)。”该文的标题是:“谢国忠:1兆美元对冲基金赌人民币大幅升值。”。
这一标题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剑拔弩张的紧张场面,令人印象深刻。该文出来后,“对冲基金”,“1万亿美元”和“人民币升值”,这三个关键词经由香港向内地迅速传播,强烈地刺激着媒体和受众的神经,让本已十分热烈的人民币升值讨论再度冲上沸点。
不看上下文,光从字面理解,很容易产生误导,以为这1万亿美元都来兴风作浪,炒人民币升值,就像1998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冲击香港那样。但实际上,由于中国实行资本项目管制,对冲基金能够流入中国内地直接炒作人民币的,只是极少一部分。
11月25日,谢国忠在给本报发来的电子邮件中,对“万亿美元豪赌人民币升值”作出了解释:“我的意思是,对冲基金行业现在有一个交易思路:美元走弱,人民币走强。”基于这个思路,对冲基金才会倾向于买商品,买欧元、日元、澳元、港元、亚洲股票等。
对冲基金拿什么赌人民币
对冲基金冲击中国的人民币应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谢国忠说,“为了赌人民币,对冲基金在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NDF)市场买。“
这应是对冲基金炒作人民币的主要方式。但是,NDF市场是一个离岸市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可以从中参考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人民币币值并没有实质影响。
人民币NDF市场是存在于中国境外的银行与客户间的远期市场,主要的目的是帮未来有人民币支出或人民币收入的客户对冲风险。但是到期时,只计算差价,不真正交割。结算货币是美元。这一市场也为投机提供了机会。
据今年6月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份报告,人民币NDF市场的规模正快速发展,重要性迅速提高。去年人民币NDF合约的交易金额增长了1倍,估计日交易额达到2亿美元,相当于同期中国国内外汇市场交易金额的三分之一。
11月26日,一年期人民币NDF合约贴水一度报4550点,创2月中以来新高,此即市场预期,一年后,人民币兑美元将较即期汇价8.2780元,升0.4550元,达到7.8230元人民币。
对冲基金还可以购买的资产是股票。香港股市的上市公司被认为与内地有较多的联系。一旦人民币升值,对冲基金即可从香港股市获益。香港股市在过去一个月表现优于亚洲其它市场,恒生指数从12800点一直升至目前的14000点附近。
与中国最相关的股票,是H股(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和红筹股(内地背景但总部设在香港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在去年底和今年初的炒作人民币热潮中,H股和红筹股曾有过惊人的涨幅,但4月份,因为宏观调控,下跌幅度不小。但是如今H股和红筹股均已涨回到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点附近。11月25日,恒生H股指数报收4910.42点,恒生红筹股指数报收1517.66点。
对冲基金还可能买入香港的房地产。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流动性还是比较好的,而且经过7年的低迷,开始有人看好香港的房地产市场。
香港是国际游资赌人民币升值的集中地。近两个月,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国际游资再次大举进入香港。从10月11日至11月10日的一个月里,银行总结余增加了109亿港元。
资金大举流入令香港银行业出现一些不寻常现象,如11月11日美国宣布了今年第四次加息,香港实施联系汇率制度,在美国加息的情况下,香港为了防止资金流走,按常理也会加息,至多保持不动。但这次港元利率不加反减,为1983年香港实施联系汇率制以来首见。
资金大举流入香港的情况,在去年底和今年初也出现过。从银行结余看,去年10月结余明显增加,到今年3月达到高峰,大约平均每月增加100亿港元。最高时达到550亿港元。但中银香港研究员苏志欣认为,“这一次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远远大于上一次,并成为资金流入的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换句话说,这一次外资在人民币问题上,放上了更大的赌注。“
对冲基金还可能通过地下渠道进入中国内地。但数量不会很大。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对冲基金的特点是快来快去。进入中国炒交易成本高,政策成本大。因此流到国内炒人民币升值的绝大部分不是对冲基金,而是海外华人。
摩根大通的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也认为,对冲基金主要炒NDF,流入国内的很少。不过,他估计,“100亿美元可能有的。“
谢国忠也认为,中国的热钱主要也是海外华人。如“台湾和香港企业通过多报出口和少报进口将美元带进中国,换成人民币套利。“
美元弱势下的“中国空间”
但是,对冲基金的肆虐,确实对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起了推波动澜的作用。
这一背景就是美元贬值。美国政府纵容美元贬值,已是市场共识,两年来,美元在外汇市场节节下滑。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陶冬更是认为,美元的弱势会持续七年,是为“七年之痒”。
在美元弱势的情况,全球的对冲基金为了驱利,势必要大肆买入非美元的资产。
欧元区已经“沦陷”。11月25日,欧元兑美元的汇价突破了1.32美元的关口,连续三日创出历史新高。较之两年前年初,欧元兑美元已经上涨32%。
但是亚洲升值幅度并没有这幺大,同期美元兑日元的跌幅是16%。对于对冲基金来说,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对冲基金认为,亚洲货币升值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如果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也会减少对货币的干预力度,让货币升值。去年,日本财务省动用了20万亿日元来干预汇市,今年第一季度动用了15万亿。
近期,对冲基金不仅流入香港,还大肆流入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炒作。11月25日,日元兑美元一度升至4年半新高,为102.41。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预计,未来三个月日元兑美元可能会升至93,即比现升15%。从今年9月以来,韩元兑美元是单边向上,目前的汇价是1057.1,已经2000年以来新高。台湾、新加坡等地的情况都是类似。
对冲基金的肆虐,助长了美元以外货币的升值,间接地增加了中国的压力。如果中国坚持与美元挂钩,中国的货币币值相对于欧元,及亚洲其它货币,也会随美元而贬值,会给这些国家带来压力。比如欧洲已经因为币值上升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些国家反过来会压中国升值。令中国成为众矢之的。
路透社的一篇分析指出,“中国如允许本币升值,也将减轻亚洲其它国家将本币兑美元维持在低位的压力。如此一来,欧洲国家承受的痛楚将减轻。第三季经济成长不佳的欧元区,正苦苦挣扎维持经济持续扩张。”
这也正是全球对中国的压力点。对冲基金将这一压力放大了。
本文链接:http://www.qhgqw.com/nengyuan/2054.html 转载需授权!
网友评论